民惟邦本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惟:乃,是;邦:国家。人民是立国之本。
出处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皇祖有训,民可近不可下。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”
例子《元史·岳柱传》:“民惟邦本,伤本以敛怨,亦非宰相福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mín wéi bāng běn
注音ㄇ一ㄣˊ ㄨㄟˊ ㄅㄤ ㄅㄣˇ
感情民惟邦本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统治者。
近义词民为邦本
英语The people are the root of a country.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二话没说(意思解释)
- 儿女情多(意思解释)
- 放牛归马(意思解释)
- 将功补过(意思解释)
- 费尽心机(意思解释)
- 斗唇合舌(意思解释)
- 群龙无首(意思解释)
- 流离转徙(意思解释)
- 野没遗贤(意思解释)
- 快心满志(意思解释)
- 反治其身(意思解释)
- 触目皆是(意思解释)
- 东扶西倒(意思解释)
- 命与仇谋(意思解释)
- 赴汤蹈火(意思解释)
- 秽德垢行(意思解释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释)
- 便还就孤(意思解释)
- 空话连篇(意思解释)
- 平地一声雷(意思解释)
- 前仆后继(意思解释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释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释)
- 寥寥无几(意思解释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释)
- 老牛舐犊(意思解释)
- 东道主(意思解释)
- 今夕何夕(意思解释)
※ 民惟邦本的意思解释、民惟邦本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隔靴搔痒 | 隔着靴子挠痒痒。原为禅宗用语;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;未能悟境触机。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;不中肯;不贴切;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;不解决问题。 |
习非成是 |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,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。 |
河鱼腹疾 | 指腹泻。 |
秣马厉兵 | 磨好兵器,喂好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 |
人心归向 | 向:归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,向往的。 |
鼻青脸肿 | 鼻子发青,脸都肿起来,形容被打得很惨。 |
时易世变 | 时代变迁,世事也不一样。 |
色中饿鬼 |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 |
诈奸不及 | 犹言十分奸诈。 |
燕雀安知鸿鹄志 | 鸿鹄:天鹅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。 |
绊脚石 | 绊脚的石头,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。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难看。 |
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。常与“人不可貌相”连用;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来。 |
赴汤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汤:开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奋不顾身;不避艰险。 |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定国安邦 |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 |
绵里藏针 | 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 | 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 |
浅见薄识 | 浅见:肤浅的见解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。 |
魂飞天外 |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。形容惊恐到极点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。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;使其相互冲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空手套白狼 |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无本买卖。 |
哀兵必胜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脸黄肌瘦 | 脸色黄,肌体瘦。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。 |